滾珠絲桿 · 發(fā)布于 2018-08-28 13:46:20 · 8265點擊
滾珠絲杠的導程精度是1980年制成了JIS標準,1987年進行了部分訂正,規(guī)定了
(1)累計代表移動量誤差
(2)相對絲杠部分有效長度的最大幅度
(3)任意300mm的最大幅度
(4)任意一圈轉動的最大幅度等共4個特性。
雖然滾珠絲杠要求的功能是螺母的進給精度,但一般對軸單體的導程精度進行測量的情況比較多。導程精度分為廣范圍和狹范圍,相對來說,廣范圍精度因為加工精度好和容易補正的原因,很少出現(xiàn)問題。今后為了應對高精度化的需要,狹范圍精度會越發(fā)重要。
圖2是最高精度C0級的導程誤差的一個示例。累計代表移動量誤差是1μm/208mm,相對絲杠部分有效長度的最大幅度是2μm,螺母組裝狀態(tài)的最大幅度不超過0.9μm,是規(guī)格值的1/2以下。
誤差變動的特征成分是溝道磨床中軸的1圈轉動的成分(12mm周期),雖然單體是1~1.5μm,但因為螺母組裝后的平均化效果會減少到0.5μm以下。一般相比單體的狹范圍的誤差,螺母組裝后有1/2到1/3的減少。
導程精度即使周期不一樣,均會出現(xiàn)軸的旋轉同期成分。滾動要素中由于會出現(xiàn)滾動體的自轉/公轉所產生的非同期成分,在超精密的領域會成為主要問題。原因在于滾道面的粗糙度、真圓度、滾動體外徑之間的相互差、真球度不良等,更有循環(huán)機構引起的滾動體在出入過程中引起的振動問題。根據塚田等1)的報告,在一個移動誤差在0.4~0.5μm的平臺上,將原本使用的滾珠絲杠使用保持架或者合成樹脂的間隔鋼球,移動誤差將會降低至0.1μm以下。鋼球通過成分不單會通過振動的形式出現(xiàn),還會通過扭矩變動的形式出現(xiàn),這容易引起電機輸出扭矩的移動誤差。
即使導程精度是高精度的,如果不正確進行安裝,定位精度也會變差。1987年的JIS訂正中,認識到了滾珠絲杠安裝部精度的重要性,因此規(guī)格值比以前變更的更為嚴格,并且今后會有更加嚴格的趨勢。
如果滾珠絲杠、軸承和引導機構的同心度差,就容易出現(xiàn)旋轉跳動的誤差,容易和導程誤差混淆。
相關產品推薦→滾珠絲杠